"隐私清洗":为什么大科技公司并不真正关心你的隐私?

欢迎来到 "隐私清洗 "时代:谷歌和微软等大型科技公司现在似乎都很注重隐私,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什么是 "隐私清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将在下文进行解释。

"Privacy Washing" means that Big Tech doesn't care about your privacy, it's just marketing.

企业顺应潮流--"隐私清洗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保护隐私的重要性。现在,由于隐私意识的增强和更严格的数据保护法,公司不得不做出调整,以隐私为重点。但不要被骗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只是 "隐私清洗"。今天,我们将探讨什么是 "隐私清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并举例说明大型科技企业的 "隐私清洗 "行为。


什么是 “隐私清洗”?

“隐私清洗 ” 是大型科技公司常用的一种营销手段,他们想让你相信他们尊重你的数据和隐私。但实际上,它们并不像声称的那样真正保护用户数据或尊重用户隐私。谷歌、Meta、微软和苹果等公司已经完善了自己的营销策略,声称他们将用户放在第一位,让用户 “控制 “自己的设置,从而显得非常注重隐私。但是,如果你仔细看一下,就会发现这些科技公司往往只给你一些次要的选择来调整你的数据被挖掘、使用和滥用的程度。即使你把所有隐私设置都调到最高(这需要手动操作),这些公司仍然能够收集你的数据。这就是 “隐私清洗”。

Turn ON Privacy in one click.

为什么会发生 “隐私清洗”?

公司采用 “隐私清洗 “的原因有很多,从推动更严格的数据法规以保护使用网络平台的用户,到互联网用户越来越意识到他们的数据是如何被科技巨头滥用以牟利的。下面我们将探讨一些企业将 “隐私清洗 “作为营销策略的最常见原因。

更严格的数据保护法规

随着全球立法者对数据保护政策的加强,例如欧盟的 GDPR,Meta 和谷歌等科技巨头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收集和处理用户数据了。由于法规的出台,这些公司不得不通过隐私设置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但仍然有限)。这些强制更新被描绘成对用户的惊人改进,尽管科技公司更愿意继续使用和滥用所有可能的数据。尽管已经出台了相关法规,但公司仍在寻找漏洞收集和处理用户数据。

大型科技丑闻和意识的提高

近年来,许多大型科技组织的丑闻和数据泄露事件被曝光,世界各地的人们慢慢意识到,他们的在线活动并不像科技巨头希望我们相信的那样受到保护,也不像他们希望我们相信的那样私密。这些丑闻不仅会给相关公司带来声誉、用户和利润损失等负面影响,还会促使人们更换服务,改变自己的上网行为。去谷歌运动 “”选择欧洲运动 “就是最好的例子。

由于人们对网络隐私和数据保护的兴趣与日俱增,谷歌、微软和 Meta 等公司已成为操纵高手和 “隐私清洗 “专家。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们需要跟上用户对更好的数据保护和隐私的需求。虽然有些人足够了解使用大科技公司产品的真实情况,但 “隐私清洗 “活动对普通互联网用户来说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Turn ON Privacy in one click.

你的数据太有利可图

就像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经常被指责 “洗绿 “一样,大型科技公司的 “隐私清洗 “活动也是如此。对于 Facebook 和谷歌这样的公司来说,其目的是要冒充隐私保护者, 然而这两家公司却是最好的反面教材,因为它们继续从基于广告的商业模式中获取大部分利润。通过跟踪和收集尽可能多的用户数据,并将其出售给广告公司,再由广告公司向你投放广告,这些公司每年都能赚取数十亿美元。但是,如果一家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广告,那么它对用户的隐私就绝不友好。这就是为什么Facebook 和谷歌等流行服务可以”免费 “使用的原因。与向用户收取服务费相比,他们可以从用户的数据中获得更多的利润。


谷歌 “隐私清洗

Alphabet 2024 年的财报显示,他们 2024 年的最大收入来源是广告收入。在总计 3500 亿美元的收入中,约 2645.9 亿美元来自广告。因此,很明显,Alphabet 旗下的谷歌通过广告、收集和跟踪你在网上所做的一切以及出售你的数据来赚取数十亿美元。

然而,只要谷歌的最大收入来源是广告,它就极不可能停止收集和出售用户数据。相反,它将继续引入更多的跟踪功能,例如数字指纹识别在 Gmail 中加入双子座人工智能。与此同时,谷歌还会利用 “隐私清洗 “活动 ,让用户相信他们可以控制自己的隐私。

“隐私清洗 “的一个典型例子是谷歌的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他在文章中写下了一个非常感性、发自肺腑的故事,举例说明了谷歌的产品是如何改变以给用户提供更多选择的,他甚至还说:“我们的使命迫使我们采取更多的措施来保护用户的隐私:

“我们的使命迫使我们以同样的方式对待隐私。对我们来说,这意味着隐私不能成为奢侈品,只能提供给那些有能力购买高级产品和服务的人”。

“隐私必须平等地提供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

就谷歌而言,隐私并不是给世界上每个人的,也不是平等提供给每个人的,只要这家硅谷科技巨头的收入来自广告,隐私和数据保护就不可能成为公司的主要关注点。对于许多不了解谷歌真实业务的人来说,阅读这样一篇评论文章会让人觉得谷歌真的很关心用户,并且正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来保护用户数据—《纽约时报》上的这篇文章更证实了这一点。

不要被愚弄:你无法掌控一切

Screenshot of Google's Privacy tools, "Privacy tools that put you in control." Screenshot of Google's Privacy tools, "Privacy tools that put you in control."

谷歌的隐私工具是 “隐私清洗 “的完美范例。这些工具给你的印象是,你能够控制和保护自己的数据。但实际上,只要你使用谷歌产品,你就会被跟踪,你的数据就会被收集。你只能限制这种跟踪的范围。

谷歌的隐私工具

使用谷歌的产品,实质上就是允许谷歌跟踪你并收集你的数据。当然,谷歌绝不会让你知道这一点,也不会直接告诉你事实。相反,它创建了一个 “安全中心”,在这里你可以找到 “隐私控制”。这是一个专门的页面,告诉你如何按照自己的喜好更改隐私设置。这样做的问题是,如果你不更改和审查谷歌的隐私和安全设置,它就会尽可能多地跟踪和收集你的数据。而我们从类似的可选项中也可以了解到,例如,由于欧洲 DMA 的原因,苹果公司不得不在 iPhone 上显示一个屏幕,邀请大家更改默认浏览器,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更改默认设置。

微软研究团队对 Word 用户更改设置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95% 以上的微软用户没有更改任何设置。** 这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微软可以选择默认设置,而大多数用户不会去碰它们;许多其他科技产品也是如此。

因此,关于谷歌的隐私设置,是的,它可以让你选择不让谷歌收集你观看过的每一个 YouTube 视频,或者让你关闭广告个性化,但这仍然无法阻止谷歌在 YouTube 上向你展示广告。即使你关闭了跟踪功能(几乎没有人会这么做),谷歌仍然可以收集一些数据并显示广告。

这就是隐私必须成为默认设置的原因。否则就是 “隐私清洗”。

谷歌双子座人工智能

Screenshot der Google-E-Mail an Android Nutzer Screenshot der Google-E-Mail an Android Nutzer

谷歌决定在安卓用户的 WhatsApp、电话、信息和实用工具中引入双子座人工智能,这对用户隐私来说是一个风险。

与其他科技公司一样,谷歌也在竞相将 Gemini AI 打造成最好、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但要做到这一点,人工智能需要根据用户数据进行训练。现在,谷歌正在为安卓用户激活双子座人工智能,声称它将 “帮助提高生产力”,“让事情变得更简单”。 例如,谷歌最近进行了一次更新,允许安卓设备上的双子座人工智能访问WhatsApp和信息等应用程序,即使用户之前关闭了双子座应用程序活动。另一个 “隐私清洗 “的例子是在 Gmail 中引入Gemini,它被宣传为一个整洁的小帮手,但实际上却是一个隐私噩梦。

谷歌隐身模式

谷歌的”隐身模式 “诉讼是 “隐私清洗 “的另一个好例子。全球无数谷歌 Chrome 浏览器用户都以为,当他们使用 “隐身模式 “上网时,他们是在完全隐私的情况下浏览网页的。遗憾的是,事实并非如此。设备上没有保存任何浏览活动,但谷歌仍在跟踪和保存用户的数据。2020 年,谷歌用户对谷歌提起诉讼,结果这家大型科技公司同意删除或取消多年来收集的价值 50 亿美元的用户浏览记录。这再次凸显了谷歌的隐私幻觉。

Turn ON Privacy in one click.

微软 “隐私清洗

微软是另一家推出新功能和工具以帮助团队和提高生产力的公司,但实际上这些新功能往往存在隐私风险。更令人担忧的是,微软被世界各国政府和公司广泛使用,但这种情况正在慢慢改变。

Das Trojanische Pferd vor den Toren Europas - drinnen sind AWS, Microsoft und Google. Das Trojanische Pferd vor den Toren Europas - drinnen sind AWS, Microsoft und Google.

随着欧洲对数字主权的推动,微软正在推广其主权云(Sovereign Cloud)。

微软的主权云

在欧洲,微软一直是政府和公司的首选供应商。现在,在数字主权的新趋势下,企业希望采用主权解决方案,摆脱美国供应商的控制。为此,微软现在将微软主权云(Microsoft Sovereign Cloud)作为面向欧洲公司的安全云解决方案进行营销。但与 “隐私清洗 “类似,这只是”主权清洗”:即使微软将数据存储在欧洲数据中心,美国政府仍然可以访问这些数据。

微软的 “新展望

2022 年,微软推出了 “新 Outlook”,它带来了严重的数据保护问题。在新 Outlook 中,用户的登录凭证和电子邮件会自动存储在微软的云服务器上。这有可能违反数据保护法,造成法律和合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未经授权访问机密数据的风险。

“微软召回

”微软召回 “是 Windows 11 Copilot 中引入的一项新的人工智能功能。它是微软为提高工作效率而推出的又一项功能,但这还不是全部。这个新的人工智能工具的工作原理是,每隔几秒钟就会保存用户屏幕上的截图,包括敏感的电子邮件和信息。隐私专家呼吁人们和企业禁用 Microsoft Recall,因为它侵蚀了用户隐私和保密性。

Meta “隐私清洗

Meta 是社交平台 Facebook 和 Instagram 背后的母公司,多年来,由于其收集、处理和使用用户数据的方式,该公司受到了许多审查。由于其不光彩的记录和不断的诉讼,Meta 成为另一个通过为其产品推销新的 “隐私功能 “来大力推行 “隐私清洗 “的科技巨头。但与谷歌一样,Meta 的大部分利润也来自于收集数据和销售广告。下面,我们将简要介绍 Meta “隐私清洗 “的几个例子。

Screenshot des Meta AI Bot in WhatsApp, "Ask me anything". Screenshot des Meta AI Bot in WhatsApp, "Ask me anything".

Meta 在 WhatsApp 中突然推出 Meta AI 是另一个隐私问题。用户没有被要求选择加入,人工智能机器人也无法禁用或关闭。

元人工智能

Meta 也在开发人工智能工具 Meta AI,这并不令人意外。与谷歌一样,Meta 也在其收集的大量个人数据中训练人工智能模型。这包括欧盟 Facebook 和 Instagram 用户的数据,尽管这可能与 GDPR 相冲突。

Meta AI 正被整合到所有 Meta 产品中,从独立的 Meta AI 应用程序到 WhatsApp 和 Instagram 中的 AI 机器人。这家科技巨头在宣传其人工智能整合时非常聪明—它被描绘成个性化的、有帮助的。例如,让我们来看看 Meta AI 网站上的这段文字:“打开 Meta AI 应用程序,开始对话,获得量身定制的答案、建议和灵感… “虽然这可能会吸引很多人,但现实情况是,使用 Meta AI,你的数据会被收集起来,并以许多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而用户往往对此毫不知情。

应用程序

另一个隐私问题是 Meta AI 的推广方式和地点。想想WhatsApp 令人惊讶地发布Meta AI 就知道了。Meta 用户没有被要求选择使用 WhatsApp 中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而且也没有办法禁用或关闭人工智能,这不禁让人怀疑 WhatsApp 消息是否真的私密。

如果你也想离开 WhatsApp,不妨看看这些私人 WhatsApp 替代软件

Instagram

在过去几年中,Instagram 也推出了改善用户隐私的功能,比如Instagram 青少年账户。去年,Meta 为 18 岁以下的用户推出了这些限制账户,以改善青少年用户的隐私、福利和安全。这些青少年账户是在弗朗西斯-豪根(Frances Haugen)曝光了该公司的研究后推出的,研究显示该公司知道Instagram 可能会恶化青少年的身体形象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这并不是 Meta 第一次被曝光对青少年用户造成负面影响。例如,Meta Teens 的推出可能有助于保护青少年避免看到露骨的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 Meta 停止收集他们的数据、跟踪他们并从他们的数据中获利。这凸显了 Meta 又一次巧妙的 “隐私清洗 “活动;这些账户被宣传为青少年的完美解决方案,但实际上,青少年只受到保护,不会看到某些内容。他们的隐私仍然没有得到尊重。

线程

Threads 是 Meta 最新推出的社交媒体应用程序之一,也是另一款尽可能收集用户数据的应用程序。Threads 应用程序发布几天后,用户数量就达到了 1 亿,这引起了隐私专家的极大关注,因为与其他社交媒体用户一样,很少有 Threads 用户知道这个新潮社交网站收集了大量信息。它收集的一些相关信息包括你的种族、性取向生物识别数据,甚至政治观点,据说这是出于 “产品个性化 “的考虑。由于担心新应用不符合严格的欧洲数据隐私法规,欧盟甚至暂停了该应用的发布。

Turn ON Privacy in one click.

苹果也在进行 “隐私清洗

如果不提声誉卓著的苹果公司也有 “隐私清洗 “的行为,那就太不公平了。尽管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网络隐私的重要性,但苹果公司还是很快意识到,他们的竞争对手过去并不重视隐私问题,因此在营销活动中将隐私作为一个主要关键词。

Apple Kampagne: Privacy, That's Apple. Image source: Apple Apple Kampagne: Privacy, That's Apple. Image source: Apple

虽然苹果公司确实提供了一些很好的隐私保护功能,以保护你的数据不受第三方的侵犯,但它是另一家完善了 “隐私清洗 “活动的公司。

苹果公司将自己及其旗舰产品 iPhone 包装成隐私第一。虽然苹果很会限制其他科技公司,比如 Meta 的 Facebook 在 iPhone 上跟踪用户,但苹果自己却喜欢跟踪用户。与 Meta 和谷歌一样,苹果也将这些数据用于发展自己的产品,如 Apple Music、App Store、Safari 浏览器等。此外,苹果还是全球最大的广告公司之一,想想苹果广告每年创造的数十亿美元利润吧。然而,这家科技巨头必须被称为 “隐私清洗之王和皇后”,因为苹果并没有像 Meta 和谷歌那样的黑幕形象,尽管在收集数据用于广告方面,苹果与这两家公司非常相似。

Turn ON Privacy in one click.

我们学到了什么

我们还可以提到更多的 “隐私清洗 “案例,但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最常见的案例。

我们从今天的 “隐私清洗 “策略中了解到,公司的言行往往并不相同。

营销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网络营销。对于普通网民来说,上述 “隐私清洗 “活动非常引人注目。但是,对于这些科技巨头所说的话,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谨慎和怀疑的态度。

尽管如此,互联网并不是注定要灭亡的,你可以积极改变,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夺回自己的数据和隐私。有一些关注隐私的公司,如Tuta,正在努力让网络变得更美好,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完全隐私地使用互联网。

如需了解更多注重隐私的资源,请务必查看我们博客上的隐私指南部分。请放心,我们推荐的隐私工具不会用令人信服的 “隐私清洗 “宣传来蒙蔽你的双眼。

在安全和保护数据方面,请不要将就。

手机屏幕上带有 Tuta 徽标的插图,手机旁边是一个放大的盾牌,盾牌上有一个复选标记,象征着 Tuta 加密技术的高度安全性。